和寶寶一起探索新食材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。自BLW開跑以來,我家廚房裡便出現了許多稀客,紫甘藍,俗稱「紫包菜」,便是其中一個。
紫甘藍給我的印象,一般上都是被生切成一絲絲的來做沙拉料理。每次在超市裡見到這豔麗的傢伙,我總是心猿意馬躍躍欲試,但最後還是打消念頭與它擦肩而過。這次為了孩子總算有了動力,於是我選了最小的一塊回家給迷秉試味去!
經過高溫蒸煮以後,紫甘藍像是卸下了華麗的妝扮,改化為純樸清雅淡紫色的模樣。我將紫甘藍蒸得相當透徹,擔心孩子第一次嘗試帶葉子的蔬菜卻因為啃不了而抗拒。豈料,迷秉抓過了最大的一片放到口裡嚐了一下,跟著便放膽啃食起來。紫甘藍的汁液隨著迷秉的吸允動作不斷沿著小手臂滴落,染紫了一小部分的餐盤。
今天除了紫甘藍,我突發奇想讓迷秉嚐嚐鴻禧菇的味道。心想鴻禧菇細皮嫩肉的,孩子啃食方面應該沒問題。於是我挑了三四顆身型最大的鴻禧菇,與紫甘藍一併蒸了給孩子吃。結果,我錯了!別看這傘菇小小的一顆卻相當地頑固韌性,看它在迷秉嘴裡一伸一縮甚至360度翻筋斗以後,菇身依然完好無缺,只不過是被孩子吸允了多少水份而略顯扁平而已。
本想著算了,乾脆將鴻禧菇撿起讓媽咪來代餐,結果點算時卻發現少了一顆遍尋不著。呵呵,估計已經偷偷滑入了孩子的腸胃裏咯!
前幾天買的「印度芒」還剩下一顆,這便切了好大一塊讓迷秉再次嚐嚐。甜甜的果肉始終深受孩子喜歡,本快坐不住的迷秉眼下禁不住芒果的誘惑,繼續乖乖回座放手大快朵頤起來。偌大的芒果塊就這樣被孩子啃呀啃的轉眼便沒了。見孩子的咀嚼能力越發進步,我內心實感無比欣慰。^^
後記:
鴻禧菇含有生物鹼,生吃可能中毒,因此即使要做沙拉,務必要先汆燙。菇類多半很耐煮,但煮太久吃起來會太韌,鴻禧菇最佳口感是先汆燙,起鍋後冰鎮再吃。